黨的根本宗旨
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黨章的總綱明確規(guī)定:“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。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,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。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,同群眾同甘共苦,保持最密切的聯系,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,凌駕于群眾之上。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,一切為了群眾,一切依靠群眾,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,把黨的正確主張變?yōu)槿罕姷淖杂X行動。”這是對黨的根本宗旨的完整、科學的表述。
怎樣理解黨的根本宗旨
共產黨人之所以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根本宗旨,是由黨的性質決定的,它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礎之上的。
第一 黨的根本宗旨的確立是黨的階級性的集中體現。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,就公開申明自己是工人階級的政黨,是為工人階級利益而戰(zhàn)斗的政治組織。黨的路線、綱領、方針和政策集中體現了工人階級的利益和意志,而工人階級利益和其他勞動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,因此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成為黨的根本宗旨。
第二 黨的根本宗旨的確立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。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,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。因此,我們黨把人民群眾創(chuàng)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實踐,作為取得對客觀世界真理性認識的源泉。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發(fā)現真理,又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檢驗和發(fā)展真理,以人民群眾的實踐、愿望和利益作為檢驗自己的路線和綱領是否正確的最高標準。正因為如此,我們黨始終如一地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。歷史唯物主義認為,“人民是歷史的主人”、“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(chuàng)造者”。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,無產階級政黨必須順應歷史潮流,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一切工作的出發(fā)點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忠心擁護和支持,帶領他們?yōu)閷崿F自己的利益而奮斗。
第三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力量的源泉。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。能否始終保持和發(fā)展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,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盛衰興亡。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,必須依靠本階級的力量和全體勞動人民的力量,才能實現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——解放自己,同時解放全體勞動人民。
黨的“三大作風”
黨的“三大作風”,是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所作的《論聯合政府》報告中提出來的,即理論聯系實際,密切聯系群眾以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。
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,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,一切從實際出發(fā),實事求是的作風。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,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,是黨具有旺盛創(chuàng)造力的關鍵所在,是我們黨的勝利之本。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,由此制定和執(zhí)行正確的路線、方針、政策,是我們黨領導革命、建設和改革的基本經驗。大力弘揚這一作風,就必須聯系實際刻苦學習,做到理論與實際、學習與運用、言論與行動相統一,創(chuàng)造性地開展工作。
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,就是一切為了群眾,一切依靠群眾,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。它是我們黨的優(yōu)良作風和政治優(yōu)勢,是黨的群眾路線,是我們戰(zhàn)勝敵人、克服困難和法寶。大力弘揚這一作風,就必須始終不渝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,廣泛深入地動員和組織群眾,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,堅定不移地維護好、實現好和發(fā)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。
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,是指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,堅持真理,修正錯誤。它是解決黨內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,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和提高黨的戰(zhàn)斗力的保證。大力弘揚這一作風,就必須堅持“團結——批評——團結”的原則,采取“懲前毖后、治病救人”的方針,從團結的愿望出發(fā),經過批語和自我批評使矛盾得到解決,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。
黨的思想作風
思想作風是人們在思維方式、思想觀念特別是指導思想上表現出來的行為取向和特點,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過程中的體現。我們黨在革命、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所形成的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、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,是黨的思想作風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特征,是黨的思想作風的核心和靈魂,是黨順應時代進步潮流、永葆先進性的根本要求。加強和改進思想作風建設,必須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(fā),從不斷發(fā)展變化的國際形勢出發(fā),求真務實,銳意進取,努力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(fā)展的新境界,開創(chuàng)黨和國家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新局面。
黨的學風
學風是指學習的風氣、學習的風格、學習的方式方法等。理論聯系實際,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風。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問題,是關系黨的興衰和事業(yè)成敗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。加強和改進黨的學風建設,必須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,反對照抄照搬,本本主義”;要科學地對待理論學習,把理論學習與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結合起來,及時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
黨的工作作風
工作作風是人們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行為特點,是貫穿于工作過程中的一貫風格。黨的群眾路線,也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是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。工作作風說到底是一個世界觀問題,是世界觀的外在表現形式。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作風建設,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,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,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。
黨的領導作風
領導作風,是黨在領導革命、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,相對穩(wěn)定態(tài)度和行為。黨的理論聯系實際、密切聯系群眾、批評和自我批評的“三大作風”,是黨的領導作風的核心,貫穿一切領導活動之中。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作風建設,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,反對獨斷專行、軟弱渙散;堅持黨的紀律,反對自由主義;堅持任人唯賢,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。
黨的干部生活作風
干部生活作風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態(tài)度和行為模式,是干部的思想品質、道德觀念、文化素養(yǎng)和行為方式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綜合反映,是一個人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的反映。干部生活作風從一個側面反映著黨及其成員的精神風貌,與學風、思想作風、領導作風、工作作風等一起構成黨的整體形象。在改革開放和發(fā)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,切實加強黨員干部的生活作風建設,更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和重要的歷史意義。加強黨的干部隊伍生活作風建設,必須教育和監(jiān)督黨員干部,自沉地加強黨性鍛煉,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、利益觀,堅持清正廉潔,反對以權謀私;堅持黨的紀律,反對自由主義;堅持艱苦奮斗,反對享樂主義,模范地遵紀守法,管住小節(jié),擋住誘惑,加強思想道德修養(yǎng),追求健康的生活興趣,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。